emc体育全站

微信 微信 微信二维码 无障碍无障碍
  首页 > 教育资讯 > 战线联播 > 高校动态

emc体育全站:广东省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

时间:2024-11-21 11:15:56 资料来源:“广东教育”微信公众号
【打印】
分享到: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鼓励各地各校探索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省教育厅先后组织开展三批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征集评选。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扩大改革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广东教育”微信公众号推出专栏,介绍各地各校教育评价典型案例,供各地各校参考借鉴。


  广州中医药大学:以人为本 以德为先打造“引育”人才多元评价体系

  广州中医药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国教育大会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克服“五唯”倾向,培育立德树人“大先生”,用好职称评审“指挥棒”,探索人才评价“新机制”,建设人才队伍“新高地”。

  一、培元固本,坚持以德为先,培育立德树人“大先生”

  学校制定《广州中医药大学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和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坚持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师崇德修身的基本遵循,促进教师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师德为上,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教师发展诉求和价值愿望,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改进创新,不断探索新时期学校师德建设的规律特点,增强学校师德建设的实效性。

  在“厚德博学、精诚济世”校训的精神感召下,新时代涌现出了多位榜样人物激励着师生前行。

  二、辨证施治,破解沉疴宿疾,用好职称评审“指挥棒”

  根据国家职称制度改革工作要求,2021年9月学校启动职称文件修订工作,开展学院调研活动8次,探索职称分类分层评价(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科研为主型)、强化育人职能评价、丰富代表性成果类别等改革事宜,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形成职称评审制度文件初稿。将从事学生工作作为参与职称评审的必要条件,进一步落实“三全育人”的新要求。强化职称评审的自主权限,将第一、二附属医院作为省卫生系列职称自主评审试点单位,设立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自主开展卫生系列职称评审工作;建立重大贡献一线医务人员职称评审倾斜机制,对参加援外医疗队、抗疫阻击战的医务人员予以优先推荐、免除部分硬性条件等优惠政策。自政策实施以来,援外医务人员5名、防疫一线医务人员33名、援派医务人员4名,共42名一线医务人员晋升高一级职称、职务,极大激发了广大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舒筋通络,突破观念藩篱,探索人才评价“新机制”

  学校在人才工作中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将人才的师德师风和学术道德放在首位,坚决破除“SCI至上”观念,改变以论文论英雄的思维模式,准确理解并合理利用SCI论文及相关指标,积极探索人才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确保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流得动、用得好。丰富引才指标。修改高层次人才引进公告,删除业绩中对于发表论文的具体指标要求,综合考虑人才的教育经历、专业能力、科研实力、学术潜力等因素,综合考量发表论文的创新性、项目研究的持续性、科学问题的探索性,特别关注人才所从事的科学研究与学校学科的融合或交叉,根据中医药学科特色制定不同的引才标准,避免一刀切,鼓励和认可学科特点。完善同行评价。高层次人才引进遴选环节,分为学院(学科)、学校两轮面试。邀请同行专家组成遴选专家小组,与人才面对面交流,人才汇报展示近年学术研究思路、成果及规划,专家组提问并与之进行专业交流,不以SCI论文等相关指标代替专业判断,而是综合评估其科研的创新水平、科学价值、发展潜力,特别关注在学科发展中能起到怎样的作用,评价回到成果本身,引才基于学科需要。

  根据学科特点放宽对博士后招收的业绩条件限制,对于学科博士后,不设置SCI论文作为招收进站的先决条件,结合博士阶段的学科特点及本人的研究方向进行综合考量。在附属医院增设临床型博士后类型,临床博士后须同时参加医院中医住院(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突出学校“重经典、强临床”的特色。

  四、强筋壮骨,不断深化改革,建设人才队伍“新高地”

  学校以引育领军学者、中青年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为目标,积极落实人才强校战略。2020年以来,先后全职引进国家杰青王宏斌教授及其团队、国家优青吴宝剑教授及其团队。多名教师成功获选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岐黄学者,打造中医药领域的领军人才“国家队”。博士后招收人数和基金获选数量再创新高。人才虹吸效应初步显现,必将进一步促进高水平中医药人才汇聚,助推粤港澳中医药人才高地建设。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纵横结合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实践探索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学生“五育”“全维度”横向评价和学生学习过程“全周期”纵向评价,构建纵横结合的学生综合评价体制机制。创新了学生综合评价制度,形成了具有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特色的学生评价体系。

  一、主要做法

  精准锚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纵横结合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在实现“破”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素质的三重三轻现象,“立”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制度等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

  图片

图1  纵横结合的学生综合评价平台

 。ㄒ唬┭轮翘迕览汀叭取焙嵯蚱兰。基于现有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探索“以德为先、以智启人、以美育人、以体炼人、以劳感人”的“全维度”育人理念,有效引导了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加强了学生品德修养,增强了学生综合能力。德智体美劳“全维度”学生横向评价体系,如下图所示。

  图片

图2  德智体美劳“全维度”学生横向评价体系

  1.突出“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利用易班、“i志愿”等平台对在校学生进行德育知识测试;制定4级评价的德育评价管理办法,强化过程评价;推进课程思政,近三年立项建设75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通过“校园十星”等思政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

  2.构建“以智启人”的教育模式。出台《德智体美劳课程评价指南》等文件、升级教务系统使教师能随时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过程评价、修订《课程评价指南》、升级完善学生课程学习评价工作等,构建“以智启人”的教育新模式。

  3.实现“以美育人”的教育初衷。学校构建了美育教学评价改革和双层次课程设置体系、开展美育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建设、在完善美育评价体系等工作上下狠功夫并取得一定成效。

  4.达到“以体炼人”的教育目的。学校构建基于运动世纪校园APP等大数据的学生体育评价体系、完善高职学制全覆盖的学生体育评价体系,提出了“无体育,不河职”的运动理念,为达到“以体炼人”目标创造条件。

  5.完成“以劳感人”的教育目标。一是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二是设计河职院学生劳动清单、开发劳动教育主题课程;三是完成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目标任务,实现大中小学劳动资源共享,打造劳动教育高地。

 。ǘ)学习过程“全周期”纵向评价。一是改进结果评价。严格学生学习要求,严把出口关;将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以此评价课程考核的最终结果;引导教师科学使用结果评价;完善学生从进校到毕业的全过程评价,通过第三方调查,获得毕业后的成长反馈。二是强化过程评价。完善过程性考核,逐步实现对渗透于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判断。三是探索增值评价。充分利用新学生综合测评系统,监测学生成长增值,发掘课程评价量化结果价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学生学习“全周期”纵向评价体系如下图所示。

  图片

图3  学生学习“全周期”纵向评价

  二、工作成效

 。ㄒ唬┭兰壑贫燃跋低掣油晟。出台《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德育素质评价办法》《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学生发展指导性评价指标体系》等10多个管理文件,在推进和规范学生评价改革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系统方面,新的大教务系统、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正式启用,实现了一站式纵横结合的学生综合评价。

 。ǘ)教师更加积极参与改革。以省教育评价改革试点校建设为契机,教育评价改革引领教育改革,获得3个广东省“课堂革命”典型案例奖项;教师在征文、教学基本功等比赛中,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1项,其中在广东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征文活动上,《运用360°评价法对高职大学生进行德育评价实践的方法和策略》一文获得二等奖。立项以来,相关研究成果丰硕:在广东省的论文、案例评优中,有28项获奖;课题立项4项;发表论文2篇。

 。ㄈ┭轮翘迕览偷玫饺娣⒄。2021-2022学年,学校针对学生发展质量开展了评估工作。从评估结果来看,学生德育发展状况较好,发展质量达到了优秀等次;学生踊跃参加技能竞赛,获得较好成绩,获奖数量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无体育不河职”的运动文化初步形成,学生体质健康趋势向好,体能测试优良率逐年递增;学校顺利通过广东省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中期检查,开设劳动特色课程8门,覆盖周边8所中小学,参与活动中小学生800多名。


  东莞市茶山镇第三小学:评价前置催生“向光性”基因锚点嵌入  “双循环”

  东莞市茶山镇第三小学探索构建“四维”视角和“多元”机制,搭建了“五育+”生态与“智慧+”平台,探索应用“向光性”创新及“双循环”,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生态。

  一、主要做法

 。ㄒ唬┕菇ā八奈笔咏怯搿岸嘣被。一是确定“四维”视角评价策略。以自我、同学、家长和教师为共同评价者,从不同视角、不同时空、不同节点、不同认知、不同维度构建互补共育的评价策略。解决家校脱节、观察失位、评价不全等问题,提升家、校、社协同育人功能。二是完善“多元”评价机制。围绕“怎么评”关键点,完善每周点评、每月联评、学期总评机制,以多环节、多方法、多层面评价树立过程化、动态化、立体化评价策略观。关注学生在不同学段、不同时空的成长过程:既记录日常表现,又评价学业水平;既注重知能的输入,又注重素养的输出;既注重信息数据化,更注重应用诊断化。实现以过程性、诊断性、结果性和增值性评价育人的目标。

 。ǘ)搭建“五育+”生态与“智慧+”平台。一是“五育+”生态育人,涵养学生素养。以评价为“指挥棒”,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一个核心,三个方面,六大素养”为五育生态评价的“经”,以“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家教课程、社会实践课程”为五育生态评价的“纬”。二是“智慧+”助推评价,实现数据赋能。通过搭建智慧作业系统、智学监测系统、多元融媒体泛学系统、班级优化大师、五育评价系统、智网班牌推送系统等“智慧+”评价平台。打造以信息采集推动过程性评价、以学科监测推动差异性评价、以数据解析推动诊断性评价、以监测应用推动增值性评价构建多元的“智能+”评价体系。突出评价数据管理的多元性、及时性、真实性、精准性、科学性、诊断性、延续性。为自我、同学、家长和教师等不同角色提供各取所需的信息数据,实现精准自学、精准教学、精准育人,发挥评价大数据在育人上的增值潜力。

 。ㄈ┥罨跋蚬庑浴贝葱掠搿八贰庇τ。一是“向光性”功能导向,创新引领成长。把评价项目、标准、形式前置给师生,用“向光性”创新引领“教”与“学”活动。原来秋后算账式的评价弊端转变成积极主动的“追光”,评价就像“阳光”一样引领着师生的成长。二是“双循环”切适应用,促进全面发展。“五育纵向进阶式内循环”和“五育横向螺旋式外循环”最能灵动地激活五育生态。从学科课程的进阶式标准可知:五育的高阶评价同样与低阶保持着循环的属性,既是基础的积淀,也是未来的导引,形成五育纵向进阶式内循环。从学科融合的相互渗透可知:五育可融汇于一个项目之中,如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创美,形成五育横向螺旋式外循环。通过创建微课程、项目式活动、会展式浸润环境中的“双循环”功能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工作成效

 。ㄒ唬┯呕敖獭А馈币惶宓难吧。以评价项目、内容、标准为“指挥棒”,引领“教必须服务于学”的改革。通过教学评的一体化设计、模块化实施、体系化应用等形成了教学评一体的内循环学习新生态。“五育+”评价课程体系的建立,拓宽了教学评一体化的应用范围,涵盖社团课程、家教课程、社会实践课程、课外阅读课程形成广泛的新型学习生态。

 。ǘ)营造“家—校—社”协同的育人生态。以五育基因为关键锚点嵌入微课程体系,贯穿课内外、家校社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中。借助过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深化家校社协同,深度激活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的评价权和教育权,将评价结果和学生素养转化为浸润式环境实现再育人。育人品质、办学品质显著提升,家长满意度连续三年保持在99.5%以上。

 。ㄈ┬纬伞按铩惫步姆⒄股。发挥“六名”工作室主持人的帮传带作用,推广“五育生态”评价做法经验。密切与兄弟学校的学习互动,通过线上线下开展多形式的交流活动,以评价引领优质均衡发展,积极探索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emc体育全站”,是否继续?
放弃
继续访问
emc体育全站【集团】有限公司